北师大版 一年级 上册《上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2“上下”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并要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认识上下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起点。学生在生活中初步具有了上下的生活经验,这是本课教学的基础。
2、教材分析
《上下》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材呈现了三只小动物在树上的情境,通过描述三只小动物的具体位置,帮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学情分析:
学习上下这部分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
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教师简单告诉和传授就可以获得的,更多的要靠在生活场景中体验后获得。因此要通过观察、推理、游戏的过程及简单的推理,掌握位置关系,体会相对性。